四川话百科:普通话的拧,四川人说“车”、“㲃jiu3”或“绞”
方言的消逝是文明的消逝。就如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、没有香蜡钱纸的清明节,以及只剩下粽子和月饼的端午节和中秋节。
方言传承,从点滴做起。
四川话百科:普通话的拧,四川人说“车”、“绞”或“㲃jiu3”
拧是一个汉字。形声;从扌、宁声。本义:用拇指和另外一至两根指头扭住皮肉用力转动。常用字义还有“控制住物体的一部分向里转或向外转”。
四川方言几乎不用“拧”。
代替“拧”字的,用得较多的是 “车”或“㲃jiu3”,一些地方特定动作保留少量 “绞”的使用。
㲃jiu3,说文解字注:(㲃)揉屈也。说文有煣无揉。煣、屈申木也。煣屈、谓柔而屈之。广韵曰。强击正与柔屈相反。
车,四川方言,动词。扭动、转动。即调转、转换方向。可以用来指转动身体,也可以指扭动物体。
“车”和“㲃jiu3”的区别
扭动物体时,动作都是一样。个人理解是:
①正常的动作为“车”,需要更大的力气时,说“㲃”。
例如:这个瓶盖太紧了,我实在是“车”不开,麻烦你帮我“㲃”一下咯。
②规则形状的用“车”,不规则形状的用“㲃”。
例如:车螺丝;把洗了的衣服㲃干。
“绞”的使用
在表示“拧毛巾”这个动作等,部分地区保留“绞”的使用,如绞毛巾。
巴金先生《家春秋》三部曲的《春》中就写到:黄嫂给他(觉新)绞了一张脸帕来,让他揩了脸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